中國證券報 2011-02-23 09:14:59
中東北非動蕩局勢波及全球金融市場。在油價暴漲而股市普跌的環境下,A股市場未能幸免,滬綜指22日下跌76.73點,跌幅為2.62%。跌破2900點是反彈的插曲,還是下行的信號?在流動性壓力和經濟形勢復雜的背景下,一場“倒春寒”讓此前節節攀升的大盤重生變數。
兩內因加大A股跌幅
中東局勢在金融市場引發了一系列反應,紐約油價創下了兩年來的新高,避險情緒的提升助推黃金價格持續上漲,全球股市則“跌”聲一片。
剛剛度過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消息沖擊的A股市場未能展現強勢,22日滬綜指下跌2.62%,收于2855.52點,在跌穿5日、10日均線的同時,再度失守2900點關口。在申萬23個一級行業指數中,僅農林牧漁行業小幅上漲,交運設備、餐飲旅游行業指數跌幅分別為3.90%和3.37%。
大盤深幅回調打擊了投資者的做多信心,導致市場資金出現了明顯的抽離。根據大智慧研究所統計,22日滬市A股資金凈流出81.93億元,深市A股凈流出42.86億元,合計高達124.79億元,出逃資金規模是近三個月的單日新高。
縱觀全球股市,滬綜指的表現不僅弱于歐美主要股指,而且較巴西、印度等新興市場的跌幅也高出不少。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海外市場的普跌只是導致大盤下挫的誘因,流動性壓力和貨幣緊縮預期等內因才是A股市場走弱的主導因素。
首先,本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主要是對沖大量到期的央票和正回購,實際緊縮力度不大。這使得本周一的股市未受明顯影響。不過,連續的回籠貨幣在不斷收緊股市資金的“錢袋子”。與此同時,融資行為的增加加劇流動性緊張。中國石化230億元可轉債23日申購,預計凍結資金將達2萬億元以上。22日中國石化放量下跌5.72%,跌幅遠高于中國石油的-1.02%。
其次,2010年11月以來的貨幣緊縮政策在收緊信貸和提高利率的同時,必然會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加之通脹水平上升帶來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價格上漲,上市公司的業績將面臨考驗。2月21日,匯豐銀行發布了2月份中國制造業PMI預覽版數據,該值創下了7個月來的新低。市場人士分析稱,PMI預覽數據下降顯示工業生產增速明顯放緩,前期出臺的緊縮政策開始起效。
反彈行情難言終結
分析人士稱,22日的下跌是大盤1月末反彈以來經歷的第一次嚴峻考驗。2900點、5日線和10日線紛紛失守對市場信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反彈的腳步由之前的“堅定”變得“猶豫”。
梳理目前市場環境可發現,決定未來短期大盤走勢的因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調控政策的影響。2010年12月數據顯示通脹壓力階段緩解,進入2011年1月后,CPI翹尾因素低于預期。這是推動A股市場1月末以來持續反彈的主要動力。二是雖然近期反彈期間的成交量環比明顯放大,不過依然遠低于2010年10月的水平,面對2950點上方存在的大量套牢盤,以及貨幣緊縮政策的影響,A股市場流動性是否充裕就變得越發重要。
實際上,目前A股市場的政策環境和流動性并未發生明顯變化,短期下跌并不能預示反彈將就此結束。從走勢來看,大盤自1月末上漲以來未出現調整,由于積累了較大的漲幅,在2950點的壓力下出現回調并不意外,并且22日的放量下挫或許可以看作用空間換時間的調整方式。另外,前期被熱炒的高鐵概念以及累計漲幅較高的水泥、水利行業22日均出現了較大跌幅,存在著機構借大跌洗籌的可能。年初以來,市場熱點呈現輪動特征,即使市場從普漲轉向震蕩,結構性投資機會依然存在。
長江證券(000783)首席分析師李冒余表示,今年以來,A股市場在全球股市中的獨立性較為突出,22日的大跌主要是由于PMI數據下行預期改變了市場對調控政策趨于放松的樂觀心態。不過,緊縮政策對于經濟的影響還未體現出來,從上市公司年報的數據來看,業績增長的情況好于預期。因此,22日的調整并不會改變A股市場的上行狀態,但是基于前期的點位壓力,短期內大盤上漲和下行的空間都將比較有限,未來或將以震蕩走勢為主。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