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投資寶 2017-04-16 21:01:46
由周線看,A股表現雖弱,但上行通道迄今并未破壞,除非下周以中長陰線繼續往下殺。明天次新股會受到沖擊,但尾市能否回升應較為關鍵。
每經編輯|何建川
來源: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
本周A股呈震蕩走弱態勢,上證綜指三陰兩陽,一周累計下跌1.23%至3246.07點。
大盤跌幅其實并不大,但市場近期走勢頗令人憂慮,主要原因就是“閃跌”個股不斷涌現。
近年來管理層已收緊了對杠桿資金的監管,但市場中總會有些機構變著法子來繞過各種明文限制。一旦政策面、資金面收緊,這些資金隨時就可能出事。
周末在監管方面又出消息,這回是針對次新股的惡意炒作。受此消息影響,明日次新股自然會受到沖擊,只是我不建議投資者盲目地跟風殺跌。
我所說的“盲目”指的是“不加區分地殺跌”。具體來說,我認為投資者頂多跟風殺跌“主力資金緊繃的次新股”,而沒必要不加區別地隨意拋售那些“相對健康的次新股”。
區別這兩類個股也不難,除看基本面、消息面外,僅依據走勢也是可以大致判斷的。一般來說,凡下跌時有些抵抗,而不是“不計成本”,那么多半就屬于“健康”的次新股。
許多時候普通投資者聽到好消息后去買往往會吃虧,相信多數人會有此體會。同理,聽到壞消息就去拋,自然也是極可能吃虧的。在多數情況下,市場會讓多數人踏錯節拍的,雖然有時也說不出啥道理來!
嚴厲監管次新股惡炒無可厚非,但我認為最好還得從根子上解決問題。比如我認為新股首次流通比例就應提高,因目前規則天然地會吸引資金來炒!
以名氣甚響的、近乎妖股的張家港行為例,其流通盤僅為總股本十分之一,這對那些有意惡炒的資金來說,吸引力就極大了。退一步說,即使碰巧這回并沒有資金參與惡炒,該股二級市場上市盈率也會畸高的,一定會大大地高于其他銀行股。
周末外部方面比較大的消息大致上包括以下三個:一是美國周五公布的零售、物價等數據疲軟;二是美國未將主要貿易伙伴認定為匯率操縱國;三是朝鮮周末并未如部分投資者擔憂地那樣進行核試驗。
由周線看,A股表現雖弱,但上行通道迄今并未破壞,除非下周以中長陰線繼續往下殺。明天次新股會受到沖擊,但尾市能否回升應較為關鍵。此外,雄安新區概念股大量復牌,這些品種如何表現也較為關鍵。另一更關鍵因素是,本周市場上部分個股的“閃跌”現象是漸漸收斂,還是日益惡化,如果是后者,那可能就不妙了……
操作方面,我認為投資者下周應沉著、靈活應對!假如下周走勢溫和,一般可持股再看一陣;如果下周跌勢沉重、異常,那么投資者最好不要總想著抄底,而是應暫時袖手旁觀,倉重者甚至還可考慮削減些籌碼。(鄭步春)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使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或搜索微信號:mjtzb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