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一聲悲嘯!這只小狼賺足觀眾眼淚,但中國8000家影院卻容不下它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28 21:10:13

每經編輯|丁舟洋    

每經記者 丁舟洋

想必大家還記得,在十天前的上海電影節上,著名導演馮小剛發出了“中國垃圾電影橫行,和大批垃圾觀眾密不可分”的言論。在他看來,觀眾如果不去給垃圾電影捧場,它就沒有生存空間,那制作人就不去制作這些垃圾電影。

馮小剛當時的言論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例如北大教授戴錦華也反駁道:“責任當然不在觀眾,而是影視資本的高度壟斷”。

就在這場爭論之后的十天,中國電影以實際行動反駁了馮小剛的說法。最近,有兩部小成本國產影片聲名鵲起,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其中一部是《重返·狼群》。

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在豆瓣上看到,在近日同時上映的影片中,《重返·狼群》的評分已經達到了8.0分,其中評四星和五星的網友占比高達72.4%,相比之下,好萊塢大片《變形金剛5》評分僅4.8、《異性:契約》得分7.4、《新木乃伊》得分也僅有4.8分。

可是,從院線的排片場次上看,《重返·狼群》今天僅有2464場,是《變形金剛5》排片場次(123486場)的1/60。


而看過《重返·狼群》的觀眾這樣說:

其實,《重返·狼群》所面臨的困境,正如影片中那匹小狼一樣,找不到一個能容得下自己的地方。

那么,到底是什么讓這部投入低、口碑好、上座率高的國產影片獲得的排片場次如此低呢?為什么中國超過8000家院線,就容不下這匹“狼”呢?

近日,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對《重返·狼群》僅有的兩位主創人員——“狼媽”李微漪、導演亦風進行了長達三個小時的專訪。

▲每經影視記者與主創人員合影(左:李微漪;右:亦風)

偌大的中國,還容不下一只小狼?

每經影視:微漪在遇到小狼時選擇自己來把小狼養大,這種做法異于常人,最開始為什么沒想找第三方機構去解決這個問題?

李微漪:全都找過啊,相關部門、協會什么的,但都沒有結果。

亦風:影片中沒有呈現這段經過,因為影片的容量有限,必須有取舍。這段經歷講太多了會干擾影片的主題。

每經影視:很多人對你們把狼帶到城市里養有些倫理上的糾結,尤其是小狼在小區里玩,會不會擔心傷到小孩?

亦風:我也看到一些評論,說是把小狼放在小區,跑到街上傷人怎么辦?其實那時候他不到一個月大。即使跑丟的時候,也不到兩個月,他還沒有任何攻擊能力。大家以為狼是邪惡的,我們做這個影片也是想讓大家看到真實的狼是什么樣子,首先這么小的動物完全不具備攻擊;其次狼是很怕人的,哪怕成年狼,哪怕一群都是怕人的。尤其是我們到了雪山,發現八九十匹成年狼組成的狼群,看到我們都走得遠遠的。

李微漪:所以草原人有一句話,他說“怕狼的人都是沒見過狼的。”

▲片方供圖

每經影視:狼怕人是因為他們天性如此?還是祖祖輩輩都被人類打怕了,所以留下了這樣的怕人的基因?

李微漪:你看到了影片里那600多只狼皮做的皮襖,就知道為什么所有動物都怕人了。狼獵殺是為了吃,是為了活著,但人獵殺狼是為什么?可能遠古時代也是為了活著,到現在人還缺這口吃、缺這件穿嗎?往往是為了玩弄生命吧。

每經影視:你們第一次見到狼的時候,也是不了解狼的啊。

李微漪:第一次見到那么小的狼,它的眼睛都還沒睜開,而且在我手里面就是皮包骨頭那么瘦,我感覺就像一個小嬰兒一樣,所以可能怕不起來。心里想的就是不能讓它死,我先把它救活了再說。既然活了,而且感嘆狼的生命力那么強,能吃能玩,恢復得很快,而且長得也很快,那個時候就慌了,這個怎么辦?我們想過要不等它身體恢復得差不多就送動物園吧?但到了動物園看了情況,我確實是不忍心。

亦風:你看到影片里展示的,關在那么狹窄的空間里的狼,很焦慮。這就是狼的性格和基因,是向往自由的。其他的老虎、獅子玩得很開心,狼不一樣,它就是不停地跑,我們看著非常不忍心。因為那兩個月,我們跟格林同吃同睡,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實在不忍心把它關在動物園。之后把它送回了草原,那時候也沒有想到送回狼群,只是讓它不要關在籠子里,給它更大的空間,接下來怎么做也不知道。

李微漪:也有人建議送到國外去,英國有一個野狼保護中心,給我們寫信,愿意接收格林。但我們覺得這有種讓自己國家的物種背井離鄉的感覺,諾大的中國,難道連只小狼都容不下,還必須得送到國外去?我們糾結了很久,最后回信說謝謝,不用了。而且還有個擔憂是格林是中國特有的西北狼,這種狼跟蒙古狼、北美狼、歐洲狼都不一樣,萬一與國外物種不一樣,活不下去怎么辦。

比活著更重要的,是自由

每經影視:所以決定重返草原,找到屬于格林的同伴?

李微漪:當時沒想那么多,只想走一步看一步,先回到草原再說。陪格林生活在草原里的那幾個月,時間就像靜止了一樣,非常開心。剛開始我們想的是到了草原它學會了捕獵,慢慢地大一點它自己就能生存了。

可是又有新的問題出現了,我生病回成都了一段時間,格林寄養在牧民家,我回到草原后發現它天天和狗待在一起,它沒見過真狼,對自己的身份都很不清楚。尤其是遭人打以后,你看它的眼神,很糾結,或者說它很不明白。

所以我們后來考慮了半天,只有在它的出生地才能找到跟它有血緣關系的狼,和狼群在一起,它才有可能真正自由地活下去。我們決定帶他回到若爾蓋草原中心區,重返狼群。

每經影視:野放格林的過程恐怕比影片看到的更艱難吧?

亦風:第一次沒有成功,這在影片里展示了,他被狼群里的大狼咬回來了。后面還有很多次挫敗,但我們沒把素材放進去。那幾個月還做了很多讓野狼和格林熟悉對方味道的工作,但是擔心一遍遍的展現會讓觀眾沒耐心,所以我按照敘事的原則挑幾個關鍵的點,這樣看起來也不枯燥。

每經影視:格林理解你們要離開它的做法嗎?

李微漪:其實在雪山上,我的想法也反復了好多次。我想過干脆在草原上陪它、養它一輩子,我甚至用鐵鏈銬住它,它也沒有反對。但它的狼群在呼喚它,格林遠遠地看著我,最后我受不了它的眼神,我給它取了鐵鏈。讓它自己選擇,取下鏈條的瞬間它有些驚喜又有點失落,高興的是得到了自由,失落的是覺得“媽媽不要我了”。然后它就低著頭往后走了,它三去三回,在那個山坡上,我轉過頭去沒有看它,但我聽得見它的腳步聲。

▲片方供圖

每經影視:格林重返狼群成功,其實也破了一個迷思吧,就是狼不接受外族?

亦風:姜戎的文章里有分析,嚴格意義上格林不算外族,這群狼和格林是有血緣關系的,雖然他的父母死了,也許說不定這群狼里有格林的姑姑、舅舅嗅到了格林的親緣性。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格林在冬季回歸,那個時候食物最少,大家抱團過冬,這時候頭狼對一只外來小狼的包容度最大。

李微漪:所有的動物里面,狼是特別仁慈的一種動物。所有動物里面收養人類小孩最多的就是狼,“狼孩”各地都有。漢字的“狼”,就是“良獸”的意思。羅馬古城博物館里也流傳著這樣的傳說——這個城市就源于兩個被狼養大的小孩。

1700個小時的素材,剪輯花了6年

每經影視:拍攝這些素材的動機是什么?

亦風:最開始確實不是為了做成電影,拍素材和我們的生活經歷有關,微漪是個畫家,我是一個業余攝影師,家里面有各種器材。七年前玩高清的人很少,就拿小狼當測試就拍了那么多。

每經影視:后來又是怎么想到要把它拍成電影?

李微漪:是在寫了《重返狼群》的書之后,那時候為了讓我在寫書時看素材,亦風把影像資料很粗暴地按時間順序接起來。我看著接起來的素材想,能不能做個片子出來。后來也想過要用什么形式,故事片?紀錄片?亦風看了很多書,很多電影,最后決定用這種形式。

亦風:這個影片應該定性成什么樣的影片?故事片和紀錄片之間的一種,我把它叫自然電影或者叫真實電影。國際上有這類影片。

▲片方供圖

每經影視:因為技術問題影像中有一些清晰度不夠的地方,是出于什么樣的信心覺得可以把它搬上大銀幕?

亦風:這種自信源自于真實。因為在做之前或者做了樣片出來,就有專業的人員建議,說你這個題材非常好,但能不能進行一些補拍或重現,把一些不好的素材拍得更清晰更穩定更專業一些。但后來我們考慮到,我們并不是想去贏票房,也不想去贏得專業人士的贊譽或去參加什么大賽。我們就想讓更多人看到真實的格林的經歷、喚起人們對生態保護的重視。

我們倆不是專業的電影人,與格林相處的10個月。1700個小時的素材,剪輯花了6年,就我們兩人的力量。它可能粗糙,但有靈魂。我最堅持的原則就是真實,我要給大家看真的。即便是專業人士跟我糾結影片的形式,那形式是不是可以突破的?

影院大佬們應該有容得下《重返·狼群》的氣量

面對《重返·狼群》這樣一部電影,要問李微漪和亦風花了多少錢?還真是覺得羞于啟齒。李微漪、亦風也算不清。“從一開始養它的時候就是當自己孩子養的,誰養孩子還算錢?”李微漪說。

最大投入的就是賣了兩套房子,李微漪回憶道,因為遇到大暴雨沖垮了草原小屋,我們抱著素材硬盤跑出來了,小屋里的攝影器材全毀了。于是賣了成都的兩套房子來添補器材。

“但是我們平時在上面生活都沒有算進去。比如很多牛販子收購死牛,賣給城里人做成牛肉干吃。我們悄悄找牧民,出比牛販子高一點的錢,條件就是死牛放在草原上不要動,不要留下人味,讓吃腐食的動物去吃,這樣對大家都好。”李微漪說,“扎西跟我們說,照這種收法,我們會傾家蕩產。我們說還能抗住,等到2013年草原上爆發的大瘟疫,死了上萬頭牛,我們就無能為力了。”

《重返·狼群》走上大銀幕的成本也算不清。亦風告訴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樣片兩年前出來了,看過的人都說好,然后就沒下文了,沒有一家公司敢承擔風險發行這部影片,所以一拖再拖。

▲微漪為我們圖解月下與狼共舞的一幕是用什么機位拍出來的

后來在一次朋友組織的針對影業公司的小型看片會上,光線影業的劉同深受感動。他對李微漪、亦風說,知道發行這部電影可能不賺錢,就當做公益,如果能收回一點成本,那就是希望《重返·狼群》能出續集,如果能稍微盈利,希望用于狼群保護區的建設。

現在《重返·狼群》的票房已達2000多萬元,盈利了嗎?“還差得遠。宣發費可能都收不回來。”亦風說:

宣發費是光線墊的。也有影視公司想做,但提出如果虧了,宣發費要我們付,我們一想這幾年已經精疲力竭了,再為了這部片負債,那我們還得起嗎?光線承諾如果收不回成本,宣發費也不讓我們付。

李微漪說:

我們跑了20個城市路演,每個城市一到兩場,里面還有高校。這些都是宣發成本,關鍵票價還很低,光線貼了錢,就是希望更多的人看到這部電影。

正如一位熱心觀眾對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所說,與本片沒有絲毫利益關系的他在看了電影后甚至愿意為《重返·狼群》跪求排片,只希望這部電影不再是被人想看卻找不到地方看。

電影院難道每天只放《變形金剛5:最后的騎士》這一部電影?影院公司大佬們應該有容得下《重返·狼群》的氣量!

每經編輯 杜蔚 王嘉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重返狼群排片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