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23 22:40:32
每經記者|陳晨 每經編輯|趙云
10月22日,中信證券發布公告稱,原定于2024年10月23日至10月25日發行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專業機構投資者公開發行次級債券(第一期)。但因主承銷商開源證券無法參與本期債券發行承銷相關工作,經各方友好協商,發行人決定取消本期債券發行。后續發行計劃另行公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10月18日,證監會對開源證券采取暫停債券承銷業務措施,這也是導致此次債券發行取消的直接原因。
本期債券分為兩個品種
2022年11月,中信證券發布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批復。據此批復,公司可以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200億元次級公司債券(以下簡稱本次債券)。此批復自同意注冊之日起24個月內有效,公司在注冊有效期內可以分期發行。
2024年,中信證券啟動了本次債券的第二期發行,即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專業機構投資者公開發行次級債券(第一期)(以下簡稱本期債券)。本期債券的發行規模不超過60億元(含60億元)。
本期債券分為兩個品種,品種一債券期限為273天;品種二債券期限為3年。本期債券的募集資金將用于補充營運資金。本期債券的主承銷商為海通證券和開源證券。
根據本期債券發行時間安排,原本定于10月21日刊登募集說明書、發行公告、信用評級報告;10月22日進行網下詢價、確定票面利率和公告最終票面利率;10月23日,啟動網下認購起始;10月25日,則是網下認購截止日,同時刊登發行結果公告。然而,10月22日,中信證券突然宣布取消本期債券發行,原因是主承銷商開源證券無法參與本期債券發行承銷相關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同樣,湖南洞庭資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也受到了影響。Wind數據顯示,10月18日,該公司取消原計劃發行兩只共計15億元的債券(24洞庭03和24洞庭04),取消發行原因同樣也是主承銷商開源證券無法參與債券發行承銷相關工作。
開源證券投行收入下滑
開源證券為何無法參與債券發行承銷工作?直接原因就是10月18日,證監會宣布對開源證券采取暫停債券承銷業務的措施。
具體而言,開源證券的違規行為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個別公司債券項目中未勤勉盡責,導致募集說明書中存在誤導性陳述;二是在承銷多項綠色債券時未審慎核查把關,造成債券發行人依托虛假、無收益或有明確資金來源且即將建成等項目違規融資、重復融資,約定用于綠色項目的資金被挪為他用;三是在多個投行項目中質控核查把關不嚴。
鑒于此,證監會決定對開源證券在2024年10月17日至2025年4月16日期間,暫停債券承銷業務。同時,證監會還決定約談開源證券相關責任人。證監會稱,李剛作為總經理、楊彬作為時任分管債券業務公司高管,對相關違規行為負有責任。因此,證監局對二人采取監管談話措施。
10月22日,開源證券公開表示,上述行政監管措施短期內將對公司債券承銷業務產生影響。但公司其他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開展,風控指標滿足監管要求,資產負債結構和經營獲現能力保持穩定,財務狀況良好,相關行政監管措施對公司償債能力不會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9月29日,陜西證監局也對開源證券采取了警示函的監管措施。陜西證監局稱,公司個別員工未經公司審批,私下二次分配協同業務績效獎勵,反映出公司薪酬管理機制不完善,未能有效防范廉潔從業風險。此外,公司人員任職信息報送不準確、不及時。同時,陜西證監局還對開源證券3人采取了不適當人選措施。
開源證券成立于1994年2月,注冊資本46.14億元,控股股東為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總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
2024年上半年,開源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3.01億元,同比下滑8.85%;歸母凈利潤4.15億元,同比大增73.22%。具體來看,2024年上半年,開源證券證券投資業務、投資銀行業務、證券經紀業務和信用交易業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92億元、2.72億元、1.44億元和1.21億元。不過,2024年上半年,開源證券投資銀行業務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9.88%,這主要是IPO和再融資節奏階段性收緊,導致公司投行業務收入承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