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三大省域經濟副中心挺直四川“腰桿”丨“城”勢而上·解碼半年報

川觀新聞 2025-08-01 20:57:09

在四川經濟版圖中,成都穩居“龍頭”。身處第二梯隊,則是正加快建設省域經濟副中心的綿陽、宜賓—瀘州組團、南充—達州組團,它們正構成全省經濟發展的“腰部”支撐。

數據統計供參考

支撐如何?有喜訊。前述5市上半年GDP總量占全省比重約為24.8%,高于去年底的21.66%。

也有隱憂。記者梳理發現,就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而言,5城經濟總量排名未變,但在GDP增速方面,僅綿陽以6.8%的“成績”跑贏5.6%的全省平均增速。

一邊是占比穩步提升,一邊增速略顯遲緩,這引發關注:四川經濟“腰桿”如何更挺直?

7月29日到31日,川觀新聞記者趕赴5城的工廠車間一線、項目施工現場,尋找數據背后的產業轉型生機,看省域經濟副中心城市建設如何發力。

中國(綿陽)科技城核醫療健康產業園。 綿陽市游仙區委宣傳部供圖

以“速”換“質” 

“腰部”有望走出換擋期

上半年五市中雖只有綿陽跑贏全省增速,但拉通來看,與去年全年增速相比,一南一北兩大省域經濟副中心中分別有一市跑贏去年——川東北的南充和川南的瀘州。另外,宜賓今年上半年增速與去年持平。

“5市正處在切換賽道、以‘速’換‘質’的關鍵時期,部分城市已走出低谷,光明在望。”在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主任湯繼強看來,四川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做強“腰部支撐”。“支撐在哪里?就在產業調整,新賽道的崛起。例如,南充正在沖擊‘中國真空產業第一城’,其真正的發力期還未到來。”

千架無人機主題展演在南充市儀隴縣上演。馬永紅 攝

這一點也在數據中得到體現。記者梳理發現,雖然增速有起伏,但5市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發展后勁不斷增強的態勢很明顯。

以位列全省GDP第二、第三的綿陽宜賓為例,進一步觀察細分賽道,兩地產業發展質效則在穩步提升,通過產業結構“換擋”,實現以“速”換“質”。

堅持“一體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綿陽與科研院所緊密合作,孵化培育出商業航天、核醫療等項目,這使得當地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產值同比增速上半年達到12.6%,創下近期新高。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增長20.0%,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17.6%。

這也與賽場表現相印證:7月29日舉行的第十屆“創客中國”四川省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航空航天”專題預選賽中,綿陽選手占據“半壁江山”,數量領跑全省。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宜賓。梳理去年上半年、全年和今年上半年,宜賓四大主導產業中的光伏晶硅增速分別達到93.7%、32.3%、23.8%,遠超同期酒類產業的9.0%、7.7%、4.1%,在速度變換中悄然培育起新的產業增長極。

產業轉型升級,帶來各地工業“代表作”的悄然更迭。

沿新能源電池延伸產業鏈,宜賓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今年上半年增長55.7%,成為宜賓產品的“新名片”。同樣的變化也出現在綿陽:上半年,液晶顯示屏同比增長105.9%,鋰離子電池增長81.9%,汽車增長41.3%,化學農藥原藥增長31.0%。

自媒體大咖“圍觀”綿陽科技城新區的警用機器狗。 白肖飛 攝

開辟新局

建圈強鏈助傳統產業煥發新機,組團建設動作頻頻

省域經濟副中心中的瀘州、達州等均為老工業城市,近年來通過建圈強鏈,傳統產業得以煥發生機。

今年,達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從一季度的3.5%上升到上半年的4.6%。其中,能源化工產業“老樹開新枝”,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

宣漢縣先進智造產業園項目,即將投產天然氣制乙二醇生產線。宣漢縣委宣傳部供圖

瞄準天然氣及伴生的硫黃,達州正在延伸產業鏈,力圖將資源“用足”:已建成投產磷酸鐵鋰生產線,又拓展了天然氣制乙二醇等項目,規劃建設的磷氟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園,其主要產品是電子級氫氟酸,可用在半導體晶圓清洗領域。

瀘州則實現了逆轉。去年上半年,當地工業增加值還是下降1.0%;今年上半年這一數字為增長3.8%。從負到正,瀘州工業增速“逆風翻盤”與擁抱機器人、核醫療等產業新賽道息息相關。

瀘州市核醫學科環境工作場景。 梁婷 攝

例如在釀酒產業中創新機器人應用場景。如今,“瀘州造”智能釀酒系統已涵蓋機器人(自動)上甑、自動蒸餾、自動起窖等環節,可節約30%能耗和75%人工,同時出酒率提升5%。目前,該生產線已建成超200條,走出四川,成為“酒城”新招牌。

在各自奮戰的同時,區域協同也成為省域經濟副中心建設轉型升級的新助力。

5月宜賓瀘州簽署共建“天府森林四庫”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合作協議,在共筑長江生態屏障的同時,也將升級傳統林竹產業,未來力爭打造千億產業。

正在建設中的宜賓汽車零部件產業園三期。羅順 攝

同為天然氣資源富集地,南充、達州在走好資源轉化利用發展之路上結伴而行。4月,兩地攜手成立川東北能源化工聯盟、四川省酸性天然氣開發凈化創新聯合體,后者囊括了中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西南石油大學等力量,開展技術聯合攻關,提升兩地能源化工產業整體競爭力。

未來省域經濟副中心建設,需要更多強強聯手。

蓄力起跳

從增量變化中捕捉新動能

遍覽涉及三個省域經濟副中心建設的5市,雖然數據有起伏、增速有升降,但一些積極信號仍在強烈釋放。

向投資要增量——

南充通過完善項目招引政策和工作機制,帶動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快速集聚。

僅今年二季度,南充產業鏈專班足跡遍布17個省(區、市)及香港特別行政區,上半年收獲協議總投資達744.3億元的169個項目,其中制造業占比近九成。

這為當地延續工業投資高速增長勢頭提供助力。去年上半年南充工業投資增速達17%,而今年同期更進一步,達到18.2%的新高。受此推動,2025年上半年,南充工業增加值增長8.8%,而在去年同期,這個數字才是1.1%。

向需求要增量——

消費是省域經濟副中心增長的重要引擎。打造區域消費中心,各地創新不斷。

在今年舉行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上,瀘州首次將茶館搬進酒博會,茶酒融合消費場景成為今年酒博會上的一大亮點。瞄準年輕人興趣,酒博會期間還舉辦了瀘州酒城樂航音樂節,吸引了超3萬人前往。數據顯示,上半年瀘州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相較去年同期的4.5%增長明顯。

有內需也有外需。

7月30日,位于宜賓三江新區的凱翼汽車廠房里,一輛輛嶄新的SUV停在倉庫,走近了川觀新聞記者發現,它們的方向盤都位于車輛右側,“這些要銷往東南亞市場,今年我們上半年的銷量相當于過去一年,主要得益于出口市場的火熱,預計明年銷量要達到8萬輛。”工作人員說。

俯瞰凱翼汽車生產基地。 羅順 攝

上半年,宜賓產的新能源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這“新三樣”,出口超40億元,同比增長近6000%。同期,綿陽外貿出口增長34.7%,其中,OLED顯示屏、電視接收裝置、化工類產品增長分別為199.5%、292.2%、55.1%。

迎考國內國際雙循環,也是四川省域經濟副中心未來建設的一道必答題。

【記者手記】

讓協作共贏成為區域發展的共識

在推動省域經濟副中心建設中,五地找到了協同共贏的切入點。路,是一個觀察的切口。

最近成達萬高鐵明月山隧道順利貫通,標志著設計時速350公里的成達萬高鐵距離開通又近了一步。這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鐵,不僅是四川東出北上的大通道,還將使沿途的南充、達州城市間交通更便捷。

無獨有偶。7月22日,重慶經敘永至筠連(四川境)高速公路瀘州段項目投資人中標候選人出爐,這條高速在加強宜賓瀘州兩地聯系的同時,也成為川南地區向東出省的新通道。

暢通的不僅有路,還有政務服務

“南達通辦”事項全部納入“跨域通辦”綜合窗口運行。南充與達州還互設自助服務終端機,建立自助服務專區,實現簡單的政務事項“7×24小時”全天候、跨區域就近自助辦理。

更大范圍的產業協同也成為現實。

依托川東北天然氣資源,兩個計劃投資額均超百億元的大項目分別落戶南充和達州。目前,四川永盈新材料有限公司已投產,四川正達凱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在調試即將投產,一個化工材料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正在川東北加快打造。

組團建設、強強聯合、互利共贏,四川經濟“腰桿”才能挺得更直。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