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一/一级**色/无遮无挡试看120秒动态图/韩剧热播网 - 一女三黑人4p免费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對話佳都科技董事長陳嬌:赴港上市是公司國際化戰略的關鍵一步,要有差異化地出海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4 16:50:14

9月12日至13日,“2025亞布力企業家論壇第21屆夏季年會”在廣州舉行。佳都科技董事長陳嬌表示,公司正推進境外發行股票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這是國際化關鍵一步。公司策略是“深耕國內,有序出海”,未來5年是“AI+行業”融合黃金窗口期,交通大模型盈利需跨越規模化、實用化、商業化三大門檻。

每經記者|陳鵬麗    每經編輯|董興生    

9月12日至13日,“2025亞布力企業家論壇第21屆夏季年會”在廣州舉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采訪到了佳都科技董事長陳嬌。今年7月初,佳都科技(600728.SH,股價7.01元,市值149.5億元)對外宣布啟動在境外發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籌備工作,目前這項工作正在推進中。陳嬌對此表示,赴港上市是國際化戰略中的關鍵一步,公司計劃在香港落地研發中心,輻射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

陳嬌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作為交通解決方案提供商,佳都科技要進軍海外市場,挑戰也不小。陳嬌向記者直言,首先,對各個區域市場的風險識別,就已經是一座“大山”;其次,如何在海外市場實現本土化部署,又是另一個重要課題。佳都科技的現行策略是“深耕國內,有序出海”。而且,公司希望有差異化地出海。

在陳嬌看來,未來5年,是“AI+行業”融合的黃金窗口期。交通大模型要實現盈利,必須跨越規模化、實用化、商業化三大關鍵門檻。

以下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簡稱“NBD”)與陳嬌的對話:

將有序出海、差異化出海

NBD:佳都科技正籌備在境外發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為什么要赴港上市,上市后有什么新的戰略規劃?

陳嬌:H股不僅是一個融資渠道,更是我們對接國際資本市場、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吸引海外頂尖人才的重要平臺。

我們不只是去發行一下(股票)這么簡單,我們還計劃在香港實質性入駐,建立一個面向海外客戶的研發中心。香港有非常多精通中英雙語的人才,我們需要把在國內沉淀多年的先進科技“翻譯”給海外市場,讓我們的產品符合更多不同國家的標準和客戶需求。這是一個轉化的過程。

對知識產權而言,我們也希望做“雙品牌”,國內一個品牌,國際是另一個品牌。這也是為了應對當下不確定的時代,因為地緣政治、國別待遇這些波動因素,對企業來說是災難性的。我們希望針對不可預期的風險,提前做一些屏蔽。

NBD:公司國際化戰略的具體規劃是什么?

陳嬌:我們的國際化戰略規劃是系統性和分階段的。我們的策略是“兩條腿走路”,深耕國內,有序出海。國內市場是我們的根基和優勢所在,將繼續深度挖掘;海外市場則是我們實現新一輪增長、檢驗技術產品競爭力和品牌全球化的關鍵戰場。

交通行業涉及數據安全、交通安全等,不同國家的要求和標準差異較大。我們正迅速做一些調整,相信到年底,整個產品和技術體系會有一個完整的海外版的復刻。

NBD:作為軌道交通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進軍海外市場可能會面臨怎樣的挑戰?

陳嬌:挑戰就很多了。首先,各個區域的風險識別,這是我們面前的一座大山。第二,如何更快地實現本土化。這就形成了我們新的策略,就是如何在歐洲、東南亞找到當地的伙伴,大家一起來合作完成本地化的部署。

此外,我們還將構建以香港為全球研發中心,以新加坡輻射東南亞的銷售平臺,去部署海外市場。新加坡在軌道交通(行業)有非常多標桿性的科技應用,這是一個創新和包容的市場。接下來,我們也會以新加坡的軌道交通更新改造窗口期為契機,來發展和輻射馬來西亞等周邊國家市場。

現在去中東和馬來西亞部署的中國企業也非常多,我們更想有差異化地出海,不想繼續從一個紅海到另一個紅海。佳都科技肯定更多在人工智能和創新技術應用上不斷跟不同國家的客戶交流。

未來5年是“AI+行業”融合的黃金窗口期

陳嬌在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時稱,未來5年是“AI+行業”融合的黃金窗口期。她提到,佳都科技在2023年發布中國首個交通垂類大模型。今年5月,佳都科技還發布了交通行業首款基于開源鴻蒙的操作系統——“交通佳鴻”操作系統。

NBD:就交通領域的操作系統來說,國產替代空間有多大?

陳嬌:操作系統作為智能化系統的底層基石,其自主可控關乎行業安全與發展主動權。我們目前實現了“從0到1”的技術突破,但在操作系統覆蓋率上,我們剛開始。佳都科技希望先行探索,希望更多生態伙伴加入,一起為交通國產操作系統事業發光發熱。

近日,佳都科技成功中標深圳地鐵“基于開源鴻蒙的智慧車站科研項目”,該項目是全國首個在軌道交通核心運營場景中深度應用開源鴻蒙操作系統的示范性工程。

NBD:交通垂類大模型如何盈利?

陳嬌:目前,交通大模型市場仍以政府端(G端)為主,但我們看到B端市場潛力巨大。我們認為,交通大模型要實現盈利,必須從技術導向轉向價值導向。總的來說,交通大模型要盈利需要跨越三大門檻:規模化、實用化、商業化。

NBD:你上任佳都科技董事長、執行總裁一職已有幾個月時間,能否分享一下目前的工作重點,以及對佳都科技發展的新規劃、新思考?

陳嬌:所有的企業家,其實就兩件事——既要顧眼前的茍且,又要看詩和遠方。抓公司的整體經營肯定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另外,我也需要看到企業的戰略布局,大概有四成的精力會放到公司的戰略投資和生態搭建上。

NBD:2025年至2027年是佳都科技的“引領發展期”。怎么理解這個“引領發展”?

陳嬌:首先是市場份額的引領,我們需要具備一定的市場地位,這是一個驗證點。另外,我們希望在智慧化、AI+產業融合等技術上引領行業創新。我們很幸運,身處大灣區“腹地”,依靠廣州地鐵和深圳地鐵這樣非常有實力的客戶,還有大灣區各地政府班子在經濟圈交通布局上深謀遠慮,使得我們這樣的企業有機會助力實現軌道交通上的“中國藍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