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7 15:08:02
每經編輯|何小桃
9月26日,浙江舟山市白泉鎮人民政府發布情況通報。
9月26日,有媒體和網友關注和平村車站南路店招改造事宜,白泉鎮政府高度重視,立即核實情況,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近期,我鎮對和平村車站南路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其中包括對沿線近200米范圍內共19家商戶店招進行改造提升。鎮村工作人員在改造前逐戶走訪,就店招樣式、保修年限等征求意見,但在實施過程中,未能充分考慮部分商戶夜間亮燈需求。對此我們誠懇接受批評,積極主動溝通,目前已與相關商戶協商一致,并落實亮燈安排。
下一步,我鎮將認真吸取教訓,堅持問需于民,提升工作精細化水平。
感謝媒體和網友對我們工作的監督。
此前報道:統一換門頭被商戶吐槽不帶亮光
晚上黑燈瞎火影響生意
據華商報大風新聞報道,日前,浙江舟山商戶反映使用一年的門頭被當地要求拆除,但統一更換的新門頭因為不帶亮燈效果影響生意,“我們做的好好的,他們非要折騰給改成統一的,重做也是浪費公共資源嘛,其實根本不需要弄的。”
9月26日,記者聯系當地村委會和鎮政府,雙方證實確有換門頭一事。
使用一年 “統一改換的門頭不帶亮光,晚上黑燈瞎火影響生意” 9月24日下午,有浙江網友發視頻稱,舟山市商戶自己做的門頭招牌,按當地統一要求必須拆掉,重新換裝不帶通電的門頭。9月26日,當地一位商戶告訴記者,“我們的廣告牌是做好的嘛,門頭到晚上是亮的,現在鎮政府給統一訂做,都換成一樣的,但是門頭上的字不是通電的,不亮燈的字,到晚上就看不見了嘛。”
這位商戶表示:“招牌主要是門頭上的字,他們不做帶亮光的,到晚上黑燈瞎火的就看不見嘛,所以我們才有意見,我們不想拆。我們是晚上營業到8點多,有的最晚到10點,天黑以后,因為那個路燈只有一個,是在中間,路兩邊沒有路燈,所以光線看不清,這樣改肯定會影響門店生意。”
商鋪老板表示,自家燈箱門頭用了也就一年,而且新老門頭價格差異很大。“我家做的花了6000多元,我旁邊的商鋪門頭是原來做好的,光是做上面幾個字花了2000多元,我們兩家花了1萬元不到,一個是去年7月份做的,一個是去年11月份做的。他們這次統一訂做的才1000多元。”
不拆不行 “派人來店里坐一下,說市容市貌統一整齊好看嘛”商戶表示接到通知,暫時沒有限定改換的時間。“更換的牌子,還不讓晚上亮燈,說如果中間有一個字壞了,下次維修很麻煩。它是統一要求改,我們這是和平村車站南路,是村委會通知的,說接到白泉鎮政府通知,應該是有文件的吧。他們解釋說是為市容市貌,要做一樣好,統一整齊好看嘛。是他們指派人來改,費用也是他們出,不用我們出。”
這位商戶否認被逼強拆,“舟山在這方面還好,也沒有說來了就暴力拆除,就是先通知商家,通知到了以后再拆。他們就是來人在我們店里坐一下。但肯定得改,如果不改,肯定不行。”
商戶吐槽 “非要折騰給改成統一的,重做也是浪費公共資源”商鋪老板告訴記者,“現在正在改,我們家的還沒拆,旁邊的店鋪已經開始拆了,已經做好了框架,但還沒裝好。”
“我們做的好好的,他們非要折騰給改成統一的,重做也是浪費公共資源嘛,其實根本不需要弄的,按道理說,要開店了,我去工商注冊時,比方說門頭要怎么做,統一做成什么樣的,哪怕我們自己補點錢,那樣倒還好。”
據商鋪老板介紹,改換門頭涉及一條街十多家門店,“我們這里是和平村車站南路,對面正在修高鐵站。這個地方以前是農村,現在修高鐵站,很多人經營店鋪,現在已經開店的有十多家。”
一位商戶直言:“為什么不想好的政策,讓我們的生意變得更好,整天搞這些沒必要的東西。”
有無文件? 村委會稱按鎮上要求讓去提意見,鎮政府讓問村里9月26日,華商報大風記者聯系和平村委會,工作人員證實,村轄車站南路需要整體統一改造商鋪門頭,其也承認新改造的門頭會有晚上不亮的效果。
工作人員表示,這是鎮政府統一要求,村委會是按鎮里要求做的,“這個是個體的事情,不是村里的事情,去向鎮上說,你問我文件,我也不知道。鎮里整個統一做,費用是鎮里出。”
工作人員出主意:“商戶可以到鎮里去反映,就說‘我們開商鋪做生意,肯定要有亮燈的,晚上不亮燈就沒有效果’,你們開店的都去提意見。”
記者聯系舟山市定海區白泉鎮政府,工作人員承認說:“要求下來了,那就肯定按要求去做啊。”
對于有無文件依據,工作人員表示需要請示領導,電話聽筒里傳來:“主任,他問車站南路門頭重新做有沒有文件?”
這位工作人員隨后回復記者稱:“你要直接問和平村,我這不是很清楚。你再去向村里問一下,向村里反映情況。”
編輯|何小桃?杜波
校對|魏官紅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公開消息、華商報大風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